胎盤植入子宮怎麼辦
胎盤植入子宮(Placenta Accreta Spectrum, PAS)是一種嚴重的妊娠並發症,指胎盤異常附著於子宮肌層,甚至穿透子宮壁。近年來,隨著剖宮產率上升,胎盤植入的發生率也有所增加。以下是關於胎盤植入的詳細解析及應對方案。
一、胎盤植入的類型及風險因素

| 類型 | 描述 |
|---|---|
| 胎盤粘連(Placenta Accreta) | 胎盤附著於子宮肌層但未穿透 |
| 胎盤植入(Placenta Increta) | 胎盤侵入子宮肌層 |
| 胎盤穿透(Placenta Percreta) | 胎盤穿透子宮壁,可能累及鄰近器官 |
| 風險因素 | 說明 |
|---|---|
| 剖宮產史 | 尤其是有多次剖宮產史 |
| 前置胎盤 | 胎盤覆蓋宮頸口 |
| 高齡孕婦 | 年齡≥35歲風險增加 |
| 子宮手術史 | 如子宮肌瘤剔除術 |
二、胎盤植入的診斷方法
早期診斷是降低風險的關鍵,主要通過以下方式:
| 檢查方法 | 特點 |
|---|---|
| 超聲檢查 | 首選方法,準確率約80%-90% |
| MRI檢查 | 對複雜病例提供更清晰影像 |
| 臨床表現 | 如無痛性陰道出血、子宮收縮異常 |
三、胎盤植入的治療方案
治療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生育需求制定:
| 治療方案 | 適用情況 |
|---|---|
| 保守治療 | 部分胎盤殘留且無感染,使用MTX藥物 |
| 子宮切除術 | 嚴重出血或穿透性胎盤,尤其無生育需求者 |
| 保留子宮手術 | 局部病灶切除+子宮重建,需經驗豐富團隊 |
四、預防與註意事項
1.孕前評估:有高危因素的女性應在孕前諮詢醫生。
2.規範產檢:尤其對有剖宮產史者,需加強超聲監測。
3.選擇合適醫院:疑似胎盤植入時應轉診至三級醫院分娩。
4.產後觀察:即使手術成功,仍需警惕遲發性出血。
五、最新研究進展(近10天熱點)
1.介入治療應用:動脈栓塞術可減少術中出血量。
2.生物標記物研究:血清PAPP-A水平可能與胎盤植入相關。
3.國際指南更新:2023年FIGO建議多學科團隊管理重度病例。
胎盤植入雖危險,但通過規範管理和及時干預,多數患者可獲得良好結局。孕婦應保持定期產檢,發現異常及時就醫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